愛的定義是什麼?或許這個問題依舊處於無解的狀態,《愛是永恆》卻試圖挑戰將愛「影像化」,以生生不息的概念,讓觀眾藉由每一個光影和細微感受。

改編自法國作家艾莉絲費尼的小說,《愛是永恆》描述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,三代法國女人的生命歷程。決定和愛人共組家庭的范倫婷(奧黛莉朵杜 飾演),美好的婚姻卻只維繫了20年;范倫婷的孫女(梅蘭妮蘿倫 飾演)以及鄰居好友(貝芮妮絲貝喬 飾演),兩人同時也在婚姻生活中不斷凝視生老病死。本片將一部看似普通卻充滿詩意的家庭史,藉由影像和音樂,譜出三部橫跨百年的家庭史詩。

曾翻拍《挪威的森林》的陳英雄,非常擅長用影像說故事。而他「說」故事的方法,則是單純以畫面、人物互動、光影、配樂,再加上演員精準的演技,彷彿將電影譜成一首曲子,多數時候觀眾必須用心去感受,而非解讀。作為一部法國電影,《愛是永恆》每一個場景有如高級精品廣告,幸福的人們徜徉在愛情中,所有光影彷彿配合著情緒流動,只是他們賣得不是商品,而是以愛為名的單純。

所謂好的攝影可以帶你上天堂,美到衝出鏡頭的畫面是對《愛是永恆》最好的詮釋。片中有許多在花園嬉戲、徜徉於大自然的場景,不管是陽光打在演員臉上的柔和,亦或是以光線塑造愛情的氤氳,光影詩人李屏賓完全將這個稱號發揮得淋漓盡致。導演更以『新世界』電影手法拍攝:沒有場景,而是將經過完美設計和場面調度的片段放在一起,表現出生命的片刻和永恆。此種做法,雖然在觀影上和一般劇情電影相差極大,加上全片只以肢體互動、眼神交流代替劇中的台詞,對於不適應此種拍攝手法的觀眾,或許是一項挑戰。但也因為如此,《愛是永恆》藉由旁白的詮釋,讓電影更為貼近愛的永恆。

「他只想將他們照料長大,沒想到會白忙一場。」電影時空設定在19世紀末左右,在女權尚未抬頭前,女人的使命便是結婚生子,然後不斷生生生。正因為在這樣的時空下,外加富裕人家子女的設定,《愛是永恆》才能將母愛的精華,淬煉成毫無雜質的極致。所謂的生生不息,就像細胞分裂一樣,孩子長大成人、結婚生小孩,小孩長大再結婚生小孩。如果單就人類的繁衍而論,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皆是一部史詩,一代傳一代將愛延續。

「愛,從來不是與生俱來,我們可以學。」每個人活著,都會歷經生老病死,以及凝視他人的生老病死。即便在三個不同女人的人生,他們也不斷經歷同樣的痛苦,面對新生命的喜悅、失去摯愛的悲痛、陪伴他人走最後一段路,《愛是永恆》體現出愛不需要任何語言,而是由內而外的流露。在那個醫學不發達的時代,每個人每天都在和死亡打交道,如果說愛可以學習,放下與釋懷也是電影所要表述的。藉由三段畫面的設計、演員精準的表現,本片想傳達的便是愛的本質,一如導演所說:「這部電影是一首獻給生命、愛,及流逝光陰的頌詩。」

《愛是永恆》由奧黛莉朵杜(Audrey Tautou)貫穿本片,從17歲演到85歲,一如我們對她的印象停留在《艾蜜莉的異想世界》古靈精怪少女,眨眼間這已經是14年前的作品。而貝芮妮絲貝喬(Berenice Bejo)梅蘭妮蘿倫(Melanie Laurent) 兩位美如畫的演員,也在李屏賓的鏡頭下,將電影語言的可能性,以超乎演技的自然感,讓觀眾能完全跟著演員的情緒走。

「沒孩子的女人,缺少生命中揪心的一部分。」如果以這個時代的視角觀看,或許會引爆女性主義者的怒火,但電影的背景是橫跨一百年的19世紀法國,女性總是待在家中照顧家庭,而男人出門工作打仗。《愛是永恆》以去蕪存菁的拍攝法,讓演員什麼都不做,而是全心投入在鏡頭之下,只為了呈現台詞所表現不出的純粹。《愛是永恆》有如在電影院欣賞由真人演出的鋼琴演奏會,真實地再現愛之於人與人之間的羈絆,無須言語。

《愛是永恆》很好消化卻也很難吞嚥,至少對於看習慣劇情的觀眾,本片就像非常法國的電影,以哲學之道。

推薦族群:喜歡音樂感極重的電影、畫面至上的狂熱族、體驗不同於劇情片的電影感、沐浴在光與美的每個畫面

歡迎加入 CharMing的投幣式置物櫃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愛是永恆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r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