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,在電影裡迷路是這樣的感覺。

整部片就像在洗底片,從看不懂的劇情簡介開始,再到不明所以的台詞、串場的詩集,最後全在一鏡到底的寫實,顯影。才發現,原來這卷底片似乎曝光過度,重疊的部分稱之為幻覺,那是電影的美感。

在貴州黔東南神秘潮濕的亞熱帶鄉土,

大霧彌漫的縣城診所裡,兩個醫生心事重重活得像幽靈。

陳升爲了母親的遺願,踏上火車尋找弟弟抛棄的孩子;

而另一位孤獨的老女人托他帶一張照片、一件襯衫、一盒磁帶給病重的舊情人。

在前往鎮遠古城的路上,懷著心事的陳升來到一個叫蕩麥的地方,

那裡的時間不是線性的,人們的生活相互補充和消解。

他似乎經歷了過去、現在和未來,重新思索了自己的生活。

最終,陳升到了鎮遠,只是用望遠鏡遠遠地看了孩子。

把老女人的信物給了她舊情人的兒子。

一個人再次踏上火車。

分不清這個世界是我的記憶,還是我是這世界的一個浮想……

有趣的是,觀影前原本完全看不懂的電影簡介,結束後再看一次,依舊看不懂。因為一如開頭所說,《路邊野餐》是洗底片的過程,觀眾不斷地被導演的手法、鏡頭、畫外音渲染,這卷底片會因洗照片的人不同,而看見不同的影像。西方電影拍過諸多夢境類的作品,但是至少我們能有判斷力的去分析,陀螺到底停了沒有,但是《路邊野餐》厲害的是,你根本不知道陀螺的存在。

如夢似幻。在夢中尋找真實亦或是在真實尋找夢境,不確定感是本片的定調。

藝術片無誤,看不懂正常(旁邊的人還睡著)但是你知道嗎?能深刻地被丟進電影的大染缸,著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。尤以後半段的一鏡到底,拙劣的技術性晃動,其實是一種緩慢的雲霄飛車感,觀眾沿途欣賞風景之於,順便享受在電影裡迷路之感。

這就是《路邊野餐》。歡迎來挑戰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路邊野餐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ar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