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葛城事件》

「事件」這個片名,就像是某種巧面的雙關,表面上是一起隨機殺人事件的故事,然而所有的一切,卻都圍繞在「葛城」一家四口人倫悲劇的養成。

本片其實是一部很硬的作品,少了電影語言與技巧,幾乎以對話的形式帶出人物的個性,甚至是一場場充滿爭議性的言論,就像一部紀實電影,就連單一場景都以高達數十分鐘的對手戲展現。雖然也變相地有了沉悶之感,但輔以演員精湛的演技,讓整部電影的氣勢,成為主宰本片情緒的關鍵。

同樣探討殺人事件家庭關係的《儘管如此,也要活下去》《手紙》,前兩部較為溫和的調性,無不帶出希望能帶給觀眾希望的氛圍。然而《葛城事件》卻是一步步引領觀眾直搗絕望的核心,甚至不主動表態對於死刑的態度,而是藉由死刑犯、家人的對白,各持對立的意見,再次將問題丟還給觀眾。或許,《惡人》之於本片是一組對照,所謂的養不教父之過,也成了各執一方的正義。

本片改編自日本真實隨機殺人事件「附屬池田小學事件」,父親時常對家人使用暴力,母親也不擅於育兒,家庭之間的關係非常緊繃,也讓他長大後被診斷有精神分裂症。因為希望殺死更多人而被判死刑,因而犯下無差別殺人事件,在毫無悔意的情況下,成為戰後日本史上死刑處決最速者。只是本片比較像是借事啟發,因為電影中的角色和情節,全都是虛構。

然而,《葛城事件》的主角並非兇手,而是造成他異常心理狀態的父親。喜歡說教、教訓他人,在服務生眼中就是一名澳客,甚至對於家人也時常動手動腳。當其他電影都在為殺人犯家人抱不屈時,本片卻直指電影中的父親,是個間接養成殺人兇手的傢伙。

「死刑會抹殺掉人類的可能性。」暴力父親、同樣懦弱的哥哥、無能的母親,除了親生家人之外,電影中還有另外一個家人,一名反對死刑決定嫁給在獄中的葛城稔,希望能就此改變他的一名女性。而這個角色也可以對應到「附屬池田小學事件」中,與兇手在獄中結婚的女子。這個看似莫名其妙的角色,卻又像暗諷反對死刑的人權團體,徒勞無功的努力,只是另外一方面,卻又讓毫無悔意的葛城稔,說出令人牙癢癢得台詞,彷彿死刑就是稱了他們的意。北野武曾說,「對於只想找人殺死自己的濫殺人犯,死刑只會助長犯罪。」這也像是《不道德的秘密》飾演男高中生的染谷將太,在殺死自己的敗類父親後,決定拿起刀子砍殺更多的敗類,當作為社會作出貢獻一樣。《葛城事件》沒有支持或反對的立場,而是以兩面刃刻劃出,最寫實與殘酷的悲劇。 

「我到底做錯了什麼?」《葛城事件》將繭居族、死刑、裁員、無差別殺人事件等諸多社會議題,全都塞進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中。三浦友和也因為本片拿下報知電影獎最佳男主角,極具張力的表現也幾乎凌駕整部電影的氣勢。《葛城事件》勢必又會在台灣引發一股爭議性,只是最終還是沒有任何一派,能為人性道出最好的註解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Char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